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文件数据库_蓬莱区 > 区政府办公室文件_蓬莱区
索引号: 11370684K21257521K/2021-06887 主题分类: 旅游,文化
发文单位: 烟台市蓬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1-08-29
发布日期: 2021-08-29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办公室 高质量 印发 产业 推进 发文字号: 烟蓬政办发〔2021〕25号
统一编号:

烟台市蓬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印发关于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

烟蓬政办发〔2021〕25号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关于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已经区委、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烟台市蓬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8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和烟台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精神,充分挖掘蓬莱文旅资源潜力,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烟台文化旅游先行区,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全域旅游为总抓手,立足蓬莱文旅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激活北部“仙海阁”、中部“酒湖马”、南部“山林泉”资源要素,构建全域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加快载体建设、培育新兴业态、完善服务体系,把蓬莱建设成为结构合理、业态完备、产品丰富、环境优良的全域旅游示范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到2023年,力争全区年接待游客达14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40亿元。

二、主要任务

(一)优化空间布局

1.聚力提升“仙海阁”核心板块。做大做强滨海黄金旅游带。与AECOM公司合作做好蓬莱阁滨海岸线景观提升规划。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域为中心,依托“山海城阁”,全面做好丰富提升文章。按照“尊重历史、尊重原貌”原则,加快画河流域景观改造和登州古城开发,建设特色鲜明新古城、文旅融合新地标。充分利用老蓬莱师范、登州仙阜等现有闲置资源打造招商引资新载体。积极拓展海上、沙滩及岸上发展空间,与映华旅游公司等加强合作,注重引进海上娱乐、游艇码头项目。凸显近海资源,引入环海自行车赛、公开水域游泳锦标赛、沙滩球类运动、海钓等休闲体育赛事。向西,抓好开元旅游度假、鲁商奇缘仙谷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小镇等大项目招引和建设,提升休闲度假功能。以西海岸文化旅游新区为载体,依托人工岛资源,突出文化旅游、高等教育产业定位,与法国达高集团等世界知名企业合作,打造国际高端旅游度假目的地和文教融合发展示范区。向东,由仙境路往东,自沙河口至刘家旺、官庄子村,进一步优化滨海生态环境,引入文旅小镇、房车自驾车露营基地、旅游休闲驿站等滨海休闲度假产品,丰富滨海旅游业态,打造文旅新兴活力区。(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区西海岸文化旅游区服务中心、蓬莱阁景区管理服务中心、蓬莱阁街道、紫荆山街道、新港街道)

2.精心打造“酒湖马”高端板块。丘山山谷,加强与土发集团合作,以创立葡萄酒“世界之窗”为目标,着力建设国际特色名庄聚集区和共享酒庄集群,高标准配套建设培训中心、红酒大道、主题民宿和品种风景园,打造引领蓬莱乡村振兴的葡萄酒休闲体验区。南王山谷,抓好君顶酒庄景区升级改造,争取与上海复星集团Casa Cook酒店和普罗旺斯度假项目签约,引入国际前沿的度假生活方式和文化体验,打造升级版高端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引导游客由滨海向腹地、由城市到乡村有序延伸。东方海岸果谷,加强与山东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统筹山水林田路、吃住行游购娱,实施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工程,优化产业要素配置、空间布局,实现“果业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责任单位:蓬莱阁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农业农村局、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大辛店镇、南王街道)

3.超前谋划“山林泉”生态板块。在艾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建设户外拓展、团建等互动体验区,利用现有31套艾山温泉小院,与知名运营公司合作,重新规划升级,丰富生态和谐游、康养体育游、休闲度假游等旅游新业态。串联沿线田园、林海风光,推出滑雪、温泉保健、森林氧吧、特色采摘、精品民宿等旅游产品组合,全力打造集康养、度假、农家风情体验等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努力形成“南山北海呼应、城乡协调推进”的发展局面。(责任单位:蓬莱阁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区文化和旅游局、村里集镇)

(二)深化产业融合

4.“文化+旅游”。2021年,着力实施“五个一”八仙主题工程,即组建一个八仙文化研究机构、搭建一个八仙文化学术交流平台、确定一套八仙人物标准画像、推出一部八仙影视动漫作品、成立一家八仙文创研发公司等,传承弘扬八仙文化。深入挖掘并讲好“蓬莱故事”和“蓬莱传说”。完善传统文化景区旅游业态,增加夜游项目、腾讯手游等沉浸式、互动式文化体验项目,利用建阁960周年扩大蓬莱阁影响力。推动戚家拳、大杆号等非遗项目进景区,向游客展示。加大蓬莱小面、鲅鱼水饺、八仙宴、戚家宴等非遗和特色美食开发力度。鼓励企业和民间资本研发特色文创产品,做大蓬莱礼物、锦绣蓬莱等文创企业。鼓励葫芦雕刻传承人宋玉良建设葫芦基地和葫芦博物馆,打造研学基地,推动八仙过海传说与文创结合,推进非遗产业化进程。到2023年,新增2—3处文化主题酒店,培育骨干文旅商品企业3家。(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和旅游局、蓬莱阁景区管理服务中心、蓬莱阁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5.“文旅+工业”。深度融合葡园、美酒、美景等元素,推出高配游学、商务品鉴、婚庆旅拍、精品团建、亲子美育等旅游线路。制定实施《葡萄酒主题酒店服务规范》,每年开展酒庄旅游服务培训不少于500人次。推进国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尚乎数码、华康(尚八仙)、源力德等生产企业,发展集“制造、展销、体验”于一体的工业旅游项目。2022年,推出葡萄酒主题旅游线路8条。到2023年,新增酒庄类景区5个,争创省级以上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个。(责任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6.“文旅+民宿”。深入实施民宿管理办法和民宿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建设一批“仙境人家”精品民宿和民宿集聚区。依托北部滨海板块仙境文化特质主打“仙宿”品牌,依托中部葡萄酒板块葡萄酒特色资源主打“酒宿”品牌,依托南部艾山康养板块艾山森林公园和温泉两大自然资源主打“汤宿”品牌。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开展村庄景区化培育,每年挑选2个村进行重点打造。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把苹果、大樱桃、地瓜等特色农产品包装成旅游商品。2021年,全区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到2023年,评定省级景区化村庄3个,建设特色民宿群3个,精品民宿5个。(责任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农业农村局、蓬莱阁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各镇街)

7.“文旅+研学”。与山东大学旅游系合作,设计研学旅游精品线路,细化研学主题,丰富研学旅行产品体系,满足研学者个性化需求。发挥名人效应,开发戚继光纪念馆、戚继光故里等研学旅行产品;利用地域优势,与农业采摘园合作开展有机果蔬种植、培育、采摘等农业研学项目;结合产业特点,与葡萄酒庄、海洋产品加工企业合作开发葡萄酒酿造、海洋生物知识相关的研学项目;加大非遗传承,与葫芦文化博物馆、王福禄小面馆等共同开发非遗研学项目。完善研学旅行协调机制、健全责任体系、规范安全保障,推动研学旅行有效开展。到2023年,新增打造3个省级研学旅行基地,设计10条研学旅游精品线路,推出20个研学旅行精品课程。(责任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教育和体育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农业农村局、蓬莱阁景区管理服务中心、蓬莱阁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8.“文旅+体育”。充分盘活文旅资源,举办“八仙过海”国际体育节,持续办好全国桥牌俱乐部锦标赛、国际葡萄酒马拉松、丘山谷超级马拉松、丘山谷自行车赛、艾山登山越野等高水平体育赛事和体育旅游休闲活动,提高体育赛事影响力,提升综合效益。以体育赛事为平台,推动体育与景区旅游、酒店餐饮、研学培训、文创娱乐等深度融合,形成“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全家旅游,单人竞赛、多人消费”体育旅游新模式。到2023年,争创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责任单位:区体育运动服务中心、区文化和旅游局)

9.“文旅+会展”。树立“大会展”理念,推动会议、展览、节庆、赛事等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会展业知名度和城市活跃度,每年举办各类会展活动100场以上。每年引进提升葡萄与葡萄酒、文化旅游、医养健康、海洋装备制造、装配式建筑等领域专业会议10场以上;深度挖掘海洋文化、精武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提升葡萄与葡萄酒、采摘农业等产业观光档次,培育八仙文化旅游节、蓬莱国际葡萄酒节、丘山论酒等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区域节庆品牌;打造精品特色体育赛事,争取每年新增3个以上国内、国际顶级A类赛事落地;争取引进国家级优质品牌展览落户。(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体育运动服务中心、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三)提升文旅消费

10.创建文旅消费试点。实行省市县联动、政企联动、线上线下联动,举办“仙境之夏”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等系列主题消费活动,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积极创建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县、旅游休闲街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等省级国家级品牌。(责任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商务局)

11.激活夜间消费。围绕蓬莱水城资源特色和历史风貌策划蓬莱阁夜游项目。故里鼓楼夜市注入古城文化,引进文创产品,增设网红美食专区,营造高品质夜间消费环境。宝龙夜市与海洋文化、八仙文化结合,加强浪漫、休闲元素,体现时尚、现代风格。抹直口美食街区,加强政策引导和对外宣传,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渔家乐档次。登州古城街区,加大滨水商业、名人馆、游船码头等项目引入,实现画河区域活化、亮化和美化。到2023年,新增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处。(责任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商务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蓬莱阁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蓬莱阁街道、紫荆山街道)

(四)打造目的地品牌

12.健全品牌体系。以“人间仙境 美酒之乡 休闲天堂”城市品牌为引领,整体提升城市名片,提升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内涵度、知名度和美誉度;叫响“到蓬莱,过神仙日子”宣传品牌,传播蓬莱生活方式;打造蓬莱阁、八仙过海等景区品牌,推进传统景区晋等升级,加快国有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置;培育旅游服务品牌,树立蓬莱阁导游标准化管理样板;壮大蓬莱小面、鲅鱼水饺、八仙宴、戚家宴等美食品牌。2022年,争取艾山国家森林公园创建为4A级景区。到2023年,制定山东省地方标准6个,争创省级以上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8个。(责任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蓬莱阁景区管理服务中心、蓬莱阁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13.丰富营销渠道。发挥全域旅游营销联盟作用,实施“一体推介、联合营销”,引导葡萄酒、体育、住建等相关部门,八仙过海集团、各葡萄酒庄等重点企业积极参与,共同包装、营销城市旅游目的地形象。加强与海内外旅游、文化、航空组织以及知名渠道商的合作,与携程、同程、去哪儿等OTA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构建多元化的旅游营销网络。在传统媒体营销渠道基础上,更好地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尤其是关注度和转化率高的网络平台,建立全媒体营销矩阵,做到在权威媒体上有声音,新兴媒体上有热点,推动旅游营销上层次、上水平。(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和旅游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区体育运动服务中心、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区融媒体中心)

14.精准开拓客源市场。深耕省内市场,开展“山东人游蓬莱”“百车千人自驾游蓬莱”等活动,巩固以周末自驾游为主体的200公里内短途客源;开拓省外市场,举办城市推介会、商圈路演、拜访渠道商等,深入挖掘京津冀、长三角、东北三省等周边省份客源市场,努力拓展珠三角、西北地区远程客源市场;突破境外市场,丰富外文宣传品,积极参与旅游推介会和文化交流活动,拓展日韩国际客源市场。(责任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

(五)完善城市配套和公共服务

15.增加旅游大数据平台功能。搭建全域旅游云展览平台,实现A级景区720°VR实景漫游、虚拟漫游。升级旅游大数据展示平台,优化UI界面,增加葡萄酒休闲旅游区分析模块、乡村振兴统计分析模型、民宿板块。加强景区、酒店数据采集准确性、稳定性与扩展性。(责任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

16.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城市书房、图书馆分馆、新博物馆,以文化塑造城市品质。尽快启动新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打造蓬莱全域旅游“城市会客厅”。规划建设城市道路、公园、绿地、步行绿道、景观路、休憩驿站时注重旅游功能,体现旅游文化元素。2021年,新增城市书房2处,图书馆分馆4家。(责任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17.提升服务质量。培育企业质量文化,促进企业服务创新。制定《蓬莱区旅游服务规范》,在涉旅企业中广泛推行。开展旅游常识进企业、进课堂、进社区“三进”活动,全方位普及蓬莱文化旅游知识。推进文旅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完善“1161”文化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加强服务质量监督管理。(责任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烟台市公安局蓬莱分局、区交通运输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教育和体育局)

三、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建立规划统筹机制和“多规合一”机制,加强文化旅游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土空间、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相衔接,发挥综合联动效益。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实施规划评估,提高规划执行力度。(责任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发展和改革局、烟台市生态环境局蓬莱分局)

二是加强资金政策支持引导。多渠道筹集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文旅产业发展方向,致力于加强产业融合、培育新兴业态、提振文旅消费的企业给予奖励扶持。发挥好政府资金和优惠政策的引导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社会资本,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推动文旅产业与金融密切结合,健全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适当考虑文化旅游产业用地供给,优先保障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和乡村旅游项目用地。(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文化和旅游局)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抓好文旅产业管理、经营、创意和服务等人才队伍建设,依托院校、龙头企业、社会机构建设文化旅游培训基地,进一步提高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支持文化旅游企业与高等学校、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支持开展职业技术类的社会办学。(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教育和体育局)

四是完善工作机制。组建文化旅游产业链办公室,找准行业定位,确定发展目标,明晰发展路径。建立相关责任部门、镇街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跟踪调度全区文旅产业进展情况。将文旅产业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保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考核评价中心)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