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840042658668/2016-00071 成文日期: 2016-05-15
发布机构: 蓬莱市农业农村局 组配分类: 专项规划
蓬莱市“十三五”畜牧业专项规划(2016-2020)
发布日期: 2018- 07- 29 信息来源: 市农业农村局

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进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蓬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结合蓬莱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畜牧工作回顾

(一)“十二五”畜牧业发展成效

“十二五”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和重大风险挑战,蓬莱市畜牧兽医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发展、保护、安全、生态并重”的工作思路,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大力调整畜牧业结构,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全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确保全市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保持了畜牧业平稳较快发展,基本建立起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胜利完成,为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作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全市家禽、生猪、牛、羊和水貂出栏分别为3500万只、43万头、0.7万头、3.2万只和110万只,分别比2010年增长16.7%、13.2%、0.1%、0.7%和15.8%;全市畜产品总产达到21.6万吨,比2010年增长20.7%;全市实现畜牧业产值15亿元,比2010年增长36.4%。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争取上级扶持资金2000多万元,带动社会投资1亿元,重点用于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发展。到2015年底,全市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达到997个,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90%和80%,分别比2010年提高12个和15个百分点;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5个、省级示范场13个。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亿多元,正在建设占地700多亩、年出栏商品肉鸡2500万只的标准化肉鸡养殖园区。我市成功争创了山东省高效特色畜牧业示范县,是全省首批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创建单位,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畜牧业生产模式初步确立。

2.新六产发展持续优化。全市肉蛋奶比例为2.95:1.07:1,是全省畜种结构比较合理的县域;畜牧业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例为1:1.8:0.25,特别是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0个和25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与畜牧资源和市场需求相协调,一二三产业相促进、产加销相衔接的“新六产”一体化发展格局,品种结构、产品结构以及整个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3.区域化布局实现突破。我市畜禽养殖门类齐全,区域布局明显,优势产品和优势区域较为集中,肉鸡、生猪养殖覆盖全市,分布均匀,蛋鸡主要集中在北沟镇、南王街道、大辛店镇和村里集镇,奶牛主要集中在北沟镇和大辛店镇,水貂主要集中在刘家沟镇和新港街道,区域比较优势进一步凸显,区域间协调性持续增强。弥合股份建成全省首批现代畜牧业产业示范园,和圣农业建成省级畜牧旅游示范区。

4.产业化经营纵深推进。全市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3个,其中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各1家。拥有民和股份、民和生物两个“畜”字号上市公司,,各类畜牧专业合作社达到60多家。全市畜禽产品深加工率达到40%,肉鸡产业化率基本达到100%,生猪产业化率达到80%以上。

5.良种化水平不断增强。全市各类种畜禽场发展到9个,共存养父母代肉种鸡300万套,占全省的17%,民和股份成为亚洲最大的父母代肉种鸡养殖企业。烟台黑猪、渤海马、牙山黑绒山羊等地方品种产业化开发初具规模,山东和圣渤海马原种场自主培育的“和圣渤海温血马”成功入围国家礼仪马队专用马备选品种。我市种畜禽养殖规模大、代次高、品种多,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畜禽良种繁育与供应基地。

6.生态化建设初显成效。全市90%以上的畜禽养殖场应用了粪便堆积发酵和污水沉淀技术;已建成有机肥厂7个,年可处理畜禽粪便90多万吨,生产有机肥20万吨;全市已有200多个畜禽养殖场户实行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民和股份投资7000多万元建成的“粪污处理大型沼气发电工程”, 年处理鸡粪18万吨、污水12万吨,年发电2190万度,年生产固态有机肥1.3万吨、液态有机肥23.7万吨,是目前国内家禽养殖行业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运行机制最先进的沼气发电工程。

7.科技化支撑持续加强。“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开展畜牧兽医技术研究15项,获奖13项,其中获省部级奖2项。共引进转化畜禽标准化养殖、奶牛TMR饲喂、粪污无害化处理等新成果20余项,一批重大畜牧兽医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应用。全市畜牧业整体科技装备水平在全省领先,科技贡献率达到70%以上,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多个百分点。目前,全市商品肉鸡的料肉比达到1.6:1,能繁母猪的窝产活仔数达到9头,奶牛单产达到6.5吨,蛋鸡年产蛋18公斤,各类畜禽生产指标均位于全省前列。民和股份自主研发的“商品肉鸡全程笼养技术”,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已在我市近40%的肉鸡场得到应用,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约了土地资源、减少了环境污染。

8.动物疫病防控扎实开展。“十二五”期间,借助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全市建立健全了县乡两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5个、动物疫病诊断监测实验室9个,配备村级动物防疫员670名,健全完善了动物防疫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持体系。全面实行官方兽医监管机制,选派80名官方兽医对规模养殖场实行巡回监管,对畜禽屠宰加工厂实行驻厂监管,做到疫情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全面实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5种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强制免疫和程序化免疫,建立了有效的免疫屏障。全市设置检疫报检点10个,对出栏和屠宰畜禽全部按规程实施检疫,做到染疫畜禽及其产品就地处置,有效杜绝疫情扩散。2015年12月,胶东半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顺利通过国家现场评审,标志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入了一个全面提升的新阶段。

9.畜产品安全有效保障。以查禁三聚氰胺、“瘦肉精”等有毒有害物质违禁添加为重点,强化饲料、兽药等畜牧投入品及病死畜禽监管,狠抓法律告知、监督检测、违规处罚等关键措施落实。全面落实官方兽医监管责任,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并将饲料、兽药养殖环节监管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列入官方兽医监管职责。全面实行饲料、兽药生产企业及生鲜乳收购站派驻监管制度,实行生猪出栏和屠宰检疫同步“瘦肉精”检测制度,实行畜产品质量安全“黑名单”制度,适时开展各种类型的专项整治行动,启动畜牧与市场、公安等部门信息交流和协作联动机制,构建起高效严密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积极探索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进行病死畜禽“统一收集、集中处理”试点,推行大型养殖场自建设施就地处理病死畜禽,有效杜绝病死畜禽流入市场。国家、省、市三级对我市畜产品及投入品的抽检合格率均保持在98%以上,全市没有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二)蓬莱市畜牧业发展的机遇

总体看,整个畜牧业形势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大的发展环境和支持政策将进一步优化和加强。未来五年,一些事关畜牧兽医改革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方向性问题都将集中攻坚和落实,给蓬莱市现代畜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1.政策环境将更加优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明确提出增加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培育发达的畜牧业;国家、省、烟台市连续12年将1号文件锁定“三农”,其中对畜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逐年提升,作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的重中之重,作为保供给、惠民生的重要产业,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破解畜牧业发展“瓶颈”和难题,在财税、金融、土地、保险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基础设施、监测体系和标准化养殖、良种补贴等方面力度不断加大,畜牧加工企业贷款政策更加宽松,支持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为我市现代畜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条件。

2.市场空间将更加拓展。畜产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目前在市民菜篮子中所占比例几近50%。从动态发展的观点看,在收入较低时,居民消费结构主要以粮食为主;当收入水平处于由低向高的发展阶段时,粮食消费将逐步下降,畜产品消费则会急剧上升;当收入水平达到富裕阶段时,粮食消费逐步稳定,畜产品特别是加工食品需求将进一步扩大。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6000美元,山东省已超过9000美元,烟台市已超过12000美元,我市已超过15000美元。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这一时期是对优质安全畜产品需求快速上升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将进入新一轮的消费升级阶段,农村居民的畜产品消费将进入新时期,新增城市居民对畜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将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因此,畜产品的总体需求量仍呈刚性增加,畜牧业发展空间和潜力依然巨大。

3.产业基础将更加坚实。经过多年积累和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市已经具备了发展现代畜牧业、建设畜牧强市的良好基础。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迅速,拥有以民和、福润为代表的肉鸡产业化龙头集群,以益生、良泰为代表的生猪良种繁育基地,以和圣为代表的地方特色畜禽品种保种扩繁基地;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稳步推进,拥有国家级企业品牌1个,山东名牌和山东省著名商标畜产品2个,“三品一标”畜产品8个;畜牧业信息服务得到加强,产加销、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为我市现代畜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提供了强大物质支撑。

(三)蓬莱市畜牧业面临的挑战

在看到我市畜牧业发展面临良好机遇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面临的重大挑战。

1.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畜牧业越发达,与资源环境、经济发展、自然安全的关联程度越深。首先,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目前,世界处在后经济危机时代,复苏艰难曲折,中国经济虽然率先走出阴影,但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仍然很大,畜牧业剧烈波动可能性依然存在。其次,安全的不确定性增加。全球范围内的极端天气异常活跃且有“常态化”趋势,大范围的自然灾害突发频发,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可能性加大,畜牧业生产不安全系数增加。第三,要素的不确定性增加。世界性粮价上涨、能源对粮食资源的争夺,都对饲料粮供应构成威胁,土地、劳动力、能源的日趋短缺也给畜牧业发展带来重压。

2.自身积累的约束性加大。多年来,我市畜牧业走了一条追求数量为主,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路子,暴露出越来越大的弊端。一是粗放增长的方式依然存在。全市肉鸡基本实现了规模化饲养,但生猪、蛋鸡、牛、羊等畜禽散养仍占一定比例,料肉比高,单产低,秸秆利用率不到50%。二是安全威胁依然存在。畜牧生产流通方式没有根本改变,防疫设施设备和人员队伍不适应,今后一个时期疫情形势更加复杂;畜禽及产品流通环节多,利益分配不均衡,加之质量监管手段不健全,安全的隐患仍然很大。三是环境污染依然存在。虽然我市拥有民和沼气工程、和圣复混肥工程和其他一些沼气池、生物肥厂,也推广了自然养猪法等生态养殖技术,但畜禽粪污污染仍然存在,在禁养区、限养区划定前固有的养殖场仍在生产,加之我市没有集中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所,病死畜禽污染问题比较突出,畜牧业造成的面源污染较重,治理任务艰巨。

3.来自外部的竞争性加剧。从国际竞争看,全球经济下滑,贸易保护抬头,绿色壁垒、技术壁垒高筑,畜产品“走出去”障碍较多;经过多年渗透,外来品种占生产总量的比重高达85%,主要畜禽品种的源头被国外控制;近年来,国外跨国公司特别是投资基金公司,采取直接或间接方式进入畜禽良种、新兴养殖和畜产品加工领域,来自国外的多方面压力逐步加大。从国内竞争看,畜牧主产省、市、县都在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扶持力度之大、发展势头之猛前所未有;而我市在传统的产业、产品优势逐步减弱的同时,新的发展优势没有及时培植起来,在市场中竞争力有走弱的趋势。

二、“十三五”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方向,以“确保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把握新常态,开创新思路,着力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狠下功夫,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把我市建成全国重要的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和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稳定存量与控制增量、提升质量相结合。以“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为主线,逐步推动畜牧业由规模化向标准化、生态化、现代化转变,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二是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扶持、部门指导相结合。依靠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协调作用和企业的主体功能,支持畜牧业发展。

三是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相结合。加强源头创新,积极推进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和产业化开发,积极探索新型现代畜牧业经营主体和管理体制机制,大力发展畜牧合作社和各种中介组织,着力构筑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利于发展的现代畜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四是坚持产业开发与生态保护、尊重自然相结合。在全面考虑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科学确定畜禽养殖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尊重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发展规律,实现生产与生态相统一、发展与保护相一致、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目标。

(三)发展目标

——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增长。坚持畜牧业数量、质量、效益、生态、安全并重,推动肉鸡、生猪产业保持稳定发展,蛋鸡、奶牛、肉牛、肉羊、蜜蜂等产业实现快速发展,畜禽良种、饲料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到2020年,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6万吨、5.5万吨、5.6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19亿元,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畜牧养殖业产值比达到2:1,确保畜产品有效供应。

——发展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优化调整养殖主体结构,积极培育工厂化养殖企业、畜牧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到2020年,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明显提升,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98%和95%以上。全市创建国家级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3个、省级15个、市县级100个以上。 

——产业化经营纵深推进。建立完善产加销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加销有机融合,到2020年,肉鸡、生猪产业化比重分别达到100%和90%以上,肉牛肉羊产业化比重实现新的突破;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80%以上。规模以上加工企业达到4家,设计加工能力达到2亿头(只),畜产品精深加工量占加工总量的70%。 

——科技化水平不断提升。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研发创新推广体系。到2020年,畜牧兽医技术自主创新推广能力显著增强,畜禽良种化率、畜牧业先进配套技术覆盖率均达到95%以上。科技对畜牧业贡献率达到75%,力争取得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的重大畜牧兽医科研成果,畜牧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普及率显著提高。

——生态化发展持续推进。加快推广粪污处理利用模式,全市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逐步实现资源化利用,种养基本平衡、农牧共生互动、生态良好循环的生态畜牧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到2020年,畜禽规模养殖场基本实现农牧结合或清洁生产,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均达到98%以上。 

——动物疫病防治能力全面提升。加快提升与现代化相适应,有效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动物疫病综合防治能力;深入落实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优先防治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14种病种。到2020年,生猪、家禽、牛、羊发病率分别下降到5%、6%、4%、3%以下,死亡率和公共卫生风险显著降低。

三、发展重点及产业布局

(一)做大做强畜禽良种产业

科学制定蓬莱市畜禽种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组织指导畜禽良种产业健康发展。积极扶持民和股份、和圣农业等畜禽良种龙头企业,加强与国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整合种质资源和技术力量,联合攻关,联合育种,加快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品种,不断提升畜禽良种产业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巩固我市畜禽良种产业的龙头地位。借助国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加快建设种公猪站及猪人工授精站点,扩大生猪人工授精改良覆盖面。 

到2020年,存养父母代肉种鸡达到350万套、原种(一级)基础母猪1000头;扶持发展1个省级地方畜禽品种产业化开发企业,地方畜禽品种产业化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各类畜禽生产全部实现良种化或杂交改良化,生产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做大做强肉鸡、生猪两大优势产业

科学制定蓬莱市肉鸡、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指导肉鸡、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发展肉鸡、生猪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大力推广肉鸡笼养技术、生猪分阶段育肥技术、猪人工授精技术、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疫病防控和药残控制技术等,着力打造优质、安全、生态肉鸡、生猪生产基地。以民和股份、福润牧业、富龙肉食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冷却保鲜肉、低温肉制品,研究开发保健功能性肉制品,进一步提升肉鸡、生猪的屠宰加工能力和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着力打造优质肉鸡、生猪加工基地。

到2020年,全市肉鸡、生猪出栏量分别达到5000万只和50万头,肉鸡、生猪产加销一体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个,鸡肉、猪肉制品精深加工率分别达到90%和70%以上。 

(三)做大做强饲料、兽药产业

扶持大型饲料、兽药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引导中小饲料、兽药企业兼并重组、联合发展,进一步提高产业的集聚度和融合度。全力培育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科技含量高的饲料、兽药企业集群,建立优质安全的现代饲料、兽药生产示范基地,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鼓励支持低氮、低磷等环保型饲料产品以及高效、无毒、低残留的兽药产品研发与推广,加快引进推广安全、高效、环保型生产技术,促进饲料、兽药产品升级换代。

到2020年,全市饲料生产总量达到80万吨;培育年产20万吨以上、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饲料企业2个以上,饲料综合生产能力、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饲料原料、工业饲料、饲料添加剂、饲料机械等产业体系更加完善。 

(四)加快发展特色畜禽养殖业

围绕市场需求,积极开发烟台黑猪、牙山黑绒山羊、渤海马、水貂等特色畜禽养殖业,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市场需求。加大保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力度,促进地方优良畜禽品种产业化发展。以和圣农业、永运貂业等地方畜禽原种场为依托,加快推进牙山黑绒山羊、渤海马等地方畜禽品种和水貂等特种养殖动物的保种选育与开发利用,积极推进渤海马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全力支持和圣农业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和圣渤海温血马”,着力打造国家礼仪马队专用马匹繁育训练基地。 

到 2020 年,力争新建或改扩建烟台黑猪、牙山黑绒山羊等扩繁场2处;渤海马成功通过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成功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乘用型马新品种。 

(五)加快推进农牧结合

科学制定蓬莱市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利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粪污防治目标任务、实施重点和保障措施,科学指导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积极引导大中型畜禽养殖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建设有机肥厂,开展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为种植业提供更多的有机肥料,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以牛羊等食草畜禽养殖场户为载体,大力推广秸秆青贮、微贮技术,走农作物秸秆“过腹还田”的路子,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大力推广秸秆精深加工技术,加快推进秸秆饲料商品化、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水平。大力推广种植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饲料作物,加快推进“粮改饲”步伐。 

到2020年,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基本实现农牧结合或清洁生产,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均达到98%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50%。 

四、政策保障和规划实施

(一)严格制定布局规划,全力推进转型升级。依据国务院《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和《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制定畜禽养殖区域布局规划,科学划定畜禽禁养区、限养区,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依据各镇街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品种优势,科学核定畜禽养殖量,实现畜牧生产与生态环保的协调发展。严格限制水禽发展,尤其不发展规模化肉鸭养殖;严格控制毛皮动物养殖和黄羽肉鸡发展。引导饲料生产、畜禽养殖、产品加工、物流销售等适度集中布局,实现农牧一体统筹、产业配套连接、空间综合利用,保障区域性均衡发展。立足地方主导产业,积极建设肉鸡、生猪、奶牛、蛋鸡、肉牛、肉羊、蜜蜂七大产业优势区域,努力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色突出、竞相发展的现代畜牧业新格局。 

(二)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增强产业发展保障能力。实施好国家畜禽良种、动物防疫、畜产品质量安全“三大工程”和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良种补贴、畜禽标准化养殖场示范创建,以及秸秆养畜等重点项目。积极争取各级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畜牧业科研推广和农民培训等专项投入和对畜牧机械、饲草饲料机械、挤奶机械等畜牧业农机具的补贴力度。积极落实村级动物防疫员补贴政策,适当提高补贴标准,逐步完善补贴机制。将动物疫病、饲料、兽药质量和动物产品中兽药残留、畜产品质量、种畜禽、饲养环境、牧草等检验检测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强银企对接,探索创新投融资机制,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支持现代畜牧业发展。继续实施好各项畜牧业税收减免政策,切实减轻养殖场户负担。认真总结能繁母猪、奶牛保险的经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逐步扩大畜牧业保险覆盖面,有效降低和分担畜牧业风险。畜牧部门要与国土资源部门加强沟通配合,最大限度地解决畜禽养殖用地问题。

(三)抓好标准化生产,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实现畜牧产业振兴,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始终把推进标准化生产,转变畜禽养殖方式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的要求,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积极开展畜禽标准化创建行动,提高畜禽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从源头抓起,从养殖场管理抓起,把标准化贯彻到生产、收购、储运,以及加工销售全过程,切实解决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实施好《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加强饲养场监管,引导畜禽养殖场向标准化发展,加快整个畜牧产业转型升级。

(四)创新组织形式,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畜牧产业升级,必须创新产业组织形式,扶持壮大做大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必须在产品加工上下功夫,拉长产业链条,向精深加工、高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要效益。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为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加工、运输、销售、生产资料供应、技术培训与推广等提供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其在技术推广、行业自律、维权保障、市场开拓方面的作用,加快构建从养殖场到商品、从生产加工到消费的现代产业体系。

(五)实施品牌创建行动,提升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围绕重点产业和产品,依托我市优质地方品种、独特生态资源、传统加工工艺和深厚历史文化,实施好“品牌创建”活动,通过系列包装、大型宣传、展览展示等活动,大力标树和推介名优特新畜产品,提高蓬莱畜产品品牌形象和认知度,叫响蓬莱畜牧业品牌,努力建设畜牧业品牌大县。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区域地理标志认证、原产地保护、商标注册等,培育一批以品牌畜产品生产为主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加工龙头企业,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品牌畜产品产值和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进一步提高蓬莱畜牧业市场竞争力;全行业质量观念和品牌意识不断增强,逐步形成“培育品牌、发展品牌、宣传品牌、保护品牌”的良好机制,探索出一条品牌强牧、品牌富农的发展之路。

(六)突出科技支撑计划,强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整合技术推广部门和生产企业等科研资源,加强畜禽发酵床养殖、生猪人工授精精、优质肉禽高效饲养、肉羊快速育肥、畜禽程序化免疫、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风险评估等重大实用技术研究,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不断提升畜牧产业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七)强化畜禽污染防治,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大力推广畜禽粪污干湿分离、堆积发酵、污水三级沉淀、有机肥生产等技术, 实现畜禽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和减量化排放。严格实施新建、改扩建畜禽养殖场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制度,切实强化河道及水源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加强河道及水源地保护。鼓励支持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便雨污分流、污水贮存、处理、资源化利用设施,组织指导散养密集区实行畜禽粪便污水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利用。因地制宜推广畜-粮、畜-菜、畜-果结合模式,探索建立畜禽养殖等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收集、转化、应用三级网络社会化运营机制,建立完善生态农业、畜产品生产供应、畜禽粪污和病死畜禽开发利用循环体系,形成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八)加大高端市场开拓力度,延展畜牧产业发展空间。按照“高端、高质、高效”畜牧业发展思路,以开拓京津沪为代表的国内大中城市市场为重点,加大我市“名、优、特、新、高”畜产品宣传、推介、展示力度,不断提升我市畜产品高端市场占有率。大力推行产品连锁经营、农超对接等现代营销方式和现代物流业态,组织开展“农超对接”活动,不断扩大畜产品的贸易和流通。

(九)加强队伍建设,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继续推进兽医体制改革,认真落实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制度,着力改善县、乡畜牧兽医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待遇,稳定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加强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在职教育和从业者技术培训,加快现代畜牧科学知识的更新和普及,把科学饲养、疫病防治、科学管理渗透到整个畜牧产业过程之中,全面提高畜牧行业的整体素质。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建立起合理有效的畜牧科技人才流动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大批善经营、懂管理的畜牧从业人员,带领和帮助农牧民发展畜牧生产。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