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2370684777421824L/2016-04407 成文日期: 2016-01-31
发布机构: 蓬莱区葡萄酒中心 组配分类: 专项规划
蓬莱市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十三五”专项规划(2016-2020)
发布日期: 2016- 01- 31 信息来源: 蓬莱区葡萄酒中心

一、“十二五”回顾总结

“十二五”是中国葡萄酒产业调整转型急剧变化的时期,也是蓬莱葡萄与葡萄酒产业规范、调整、转型、由量变到质变的重要时期。期间,产区确定了“优质产区、特色葡园、精品酒庄”为目标的发展方向,发展定位更加科学明晰。我市葡萄标准化示范区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农业标准化优秀示范区”、 被国家林业局正式命名为“中国酿酒葡萄之乡”、 国际葡萄酒大赛联盟主席兼法国酿酒师联盟总裁达罗斯授予蓬莱“国际葡萄酒大赛联盟城市”称号、 被烟台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被山东省葡萄与葡萄酒协会授予“优秀会员单位”称号,被蓬莱市委、市政府授予“最佳部门”和“十佳涉企服务部门”称号,“蓬莱葡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国家工商总局批准、被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2014年山东省文明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14年度和谐文明机关,被山东省葡萄与葡萄酒协会授予“优秀会员单位”称号;在由糖烟酒周刊杂志社联合中国酒业协会、全国糖酒会办公室共同举办的“中国葡萄酒产区、酒庄、佳酿”评选活动中,蓬莱产区荣获“中国葡萄酒产区推广奖”,中粮君顶酒庄荣获“最具个性化酒庄奖”,中粮酒业获得“中国葡萄酒产区龙头企业奖”;由我局申报的“葡萄栽培综合”项目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授予“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可以归结为以下四方面的经验:

(一)政府引导

蓬莱是中国发展酿酒葡萄最早的产区之一,其地理特征、土壤状况、小气候地形、人文环境、市场营销等“风土”条件具备优秀产区的特征。蓬莱市委、市政府正确决策,立足资源优势,将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确定为支柱产业之一精心培育。“十二五”期间,蓬莱市提出了“优质产区、特色葡园、精品酒庄”的产业发展主方向,积极调控产业规划、品牌打造、交流合作、行业监管等各项工作。2012年,编制完成《蓬莱葡萄酒庄聚集区总体规划(2012年~2030年)》,该规划明确了蓬莱葡萄酒产区的产业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战略,构建了合理的酒庄聚集区格局,作出了近、中、远期的规划。作为国内首个制定酒庄发展规划的产区,未来上百个精品酒庄扎根蓬莱,成为国内最大的精品酒庄聚集区,形成特色化、高端化、集群化的产业形态新优势,“蓬莱产区葡萄与葡萄酒商会”专用标志正式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审批,成为产区注册商标。

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文化,蓬莱特聘了法国波尔多展览委员会副总经理梵尚终身就任“产区形象大使”,蓬莱也成为他唯一代言的产区品牌;国际葡萄酒大赛联盟主席达罗斯、法国酿酒师联盟主席白永、国际酿酒师联盟主席杜波依斯同期出任蓬莱产区酿酒顾问,这在国际尚属首例;同时,国际葡萄酒大赛联盟授予蓬莱“国际葡萄酒大赛联盟城市”荣誉称号,将中国国际葡萄酒•烈酒品评赛(VINALIES CHINA)的举办权永久落户蓬莱。2014年,法国驻华大使白林女士首次专赴蓬莱参观考察葡萄酒产业,并在瑞枫奥塞斯庄园留言寄语,赞誉蓬莱产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建设发展。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蓬莱市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已发展成为规模较大、运行规范、效益显著、辐射力强、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十二五”期间,蓬莱市取得生产许可证的葡萄酒企业由63家发展到70家;葡萄酒产量由13万吨发展到14万吨;销售收入由25亿元增至33亿元,税收由1.2亿元增至最高3.15亿元。

(二)企业发展

注重企业的规范化管理,2011年成立蓬莱市葡萄酒行业联合检查办公室,对全市葡萄酒企业从生产到流通领域,进行全方位综合执法检查,确保产区经营秩序,净化了经营秩序。2014年按照国家对食品监管调整的需要,设立蓬莱市规范葡萄酒行业发展秩序联席会议制度。对行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工作。

随着国产葡萄酒品质的逐步提高,海外客商开始通过国际专业展会关注认可国产葡萄酒,企业开始转变营销思路,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十二五期间,瑞枫奥赛斯葡萄酒庄有限公司产品出口比利时、法国等老牌葡萄酒国家,为产区赢得声誉。2014年国宾酒庄完成出口3324瓶高端干红干白,主要出口到新加坡、香港等海外地区,这是继澳门、瑞士、澳大利亚、法国、荷兰、比利时,蓬莱产区打开了又一重要消费领域。

目前,蓬莱葡萄酒企业已经获得1个国家级名牌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省级名牌产品、8个山东著名商标。

为挖掘产区代表性产品,开展了蓬莱葡萄适应性研究和葡萄酒特性研究工作。其中,蓬莱酿酒葡萄适应性研究工作初见成效,完成了各生态种植区适栽品种观察圃的物候期、生物学特性、生理表现、结果习性、品质表现的观察记录;总结了各品种的综合性状;确定了各生态种植区适宜品种、土壤改良、水肥一体化管理和叶幕简化管理、质量提升等管理技术研究;形成了蓬莱产区酿酒轻简化、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和技术规程;对“芽变体”植株筛选标记,筛选出三株着色早的赤霞珠,采收全部葡萄样品送省葡萄研究院进行检测分析,检测分析是否具有变异;建设葡萄基地自动气象观测站,观测记录种植区域气温、风向、风力、降雨等气候因素,研究变化规律,实现 “一带三谷”葡萄基地气象预警网络全覆盖,数据实时共享。同时,葡萄酒特性研究工作也在稳步开展,对典型性表现不足、产区特色不鲜明的品种进行再观察,对具有地域特色的小品种如小芒森、马瑟兰、小味儿多等进行重点跟踪研究。目前,完成了对中粮、国宾、君顶等承担研究项目企业基地的土样检测工作,葡萄酒理化指标已委托山东省葡萄研究院进行分析。

(三)基地建设

基地发展,以“优质产区、特色葡园、精品酒庄”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强化和调整葡萄种植扶持政策,重点向树龄长、葡萄生长良好的企业自有标准化基地倾斜;进一步推行基地建设标准化模式,从酿酒葡萄的品种选育、标准化管理以及葡萄酒质量安全多方入手,全力推行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建成标准化葡萄园近6万亩;积极完善了葡萄栽培、葡萄酒加工和生态旅游一体化的标准体系,从单一的葡萄种植,逐渐发展成为规模较大、运行规范、质量可靠、效益显著的综合标准化示范区。

全面关注葡萄民生,一是开展葡萄种植保险业务,重点对企业大力宣传种植保险意义,增强企业自有基地投保积极性大大提高,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因灾害天气造成的葡萄损失理赔金108.32万元;二是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共争请烟台葡萄酒产业发展资金195万元。三是加大技术指导,引进培养人才,促进蓬莱葡萄酒产业发展。四是关注葡萄收获,了解企业葡萄生长成熟情况,指导葡萄收获期间生产;帮助散户了解市场行情,联系企业适时收购,搞好服务,维护种植户利益。

(四)酒庄建设

随着国内外知名酒庄的不断入驻,蓬莱已成为国内酒庄建设和酒庄旅游的最佳选择。同时,依托“一带三谷”的酒庄聚集区规划发展,蓬莱已初步形成了以206国道蓬莱段为轴线的滨海风情酒庄聚集区、以战山水库为中心的高端综合型酒庄聚集区、以平山水库为中心的东方神韵酒庄聚集区、以丘山水库为中心的国际特色酒庄聚集区四个格局,已建成酒庄达14个,在建酒庄11个,签约酒庄9个,为蓬莱产区打造特色化、专业化的酒庄聚集区奠定了基础。

2012年,由法国顶级酒庄罗斯柴尔德拉菲集团与中信华东集团合资成立的罗斯柴尔德男爵中信酒庄正式奠基,标志着蓬莱成为继阿根廷、智利之后,全球第三、亚洲唯一的拉菲国外生产基地。

葡萄酒文化旅游作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一部分,蓬莱借助传统旅游资源融合带动葡萄酒文化旅游,着重推动了君顶、国宾、苏各兰、瑞枫奥塞斯、文成等酒庄的建设发展,并启动了“乡村与酒庄周末Party”、葡萄采摘自酿等休闲生活主题体验活动,至目前葡萄酒文化游客已达1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10亿元。为完善葡萄酒庄旅游服务,蓬莱制定了《工业旅游葡萄酒酒庄(酒堡)服务规范》,是山东省首个关于葡萄酒产业旅游的地方标准,为蓬莱酒庄文化旅游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准线。

(五)品牌推广

产区品牌宣传推广作为蓬莱葡萄与葡萄酒产业重点工作之一,十二五期间开展了大量的宣传推广活动,大大提升了蓬莱产区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认知度。

主题活动方面。2012年“蓬莱产区葡萄与葡萄酒商会”专用标志正式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审批,成为产区注册商标。以该商标为载体,积极组织当地优秀企业组团参加香港国际美酒展、全国春秋季糖酒会、中法建交50周年葡萄酒文化交流会、烟台国际葡萄酒节等重大活动,将产区优质葡萄酒产品整体推介到市场,使“蓬莱产区”成为中国高品质葡萄酒的象征。2013年,蓬莱产区9家葡萄酒企业第一次抱团走出境外,参加香港国际美酒展,作为中国大陆首个也是唯一参展的葡萄酒产区,蓬莱迈出了走向国际的第一步。“十二五”期间,共成功举办三届国际葡萄酒、烈酒品评赛、蓬莱产区新酒节、蓬莱产区优质葡萄酒品鉴会等主题活动,为蓬莱产区葡萄酒推向国际、国内市场提供了平台。

媒体宣传方面。蓬莱产区葡萄酒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媒体的来访,拍摄多部葡萄酒专题纪录片,有德国SWR电视台的纪录片《葡萄酒在中国》、中国日报的《美丽中国行》、广东电视台深度调查类专题节目《他山之石》、宁夏电视台的《北纬38°》、济南电视台的《蓬莱城市宣传片》、旅游卫视的《魅力蓬莱 仙境育美酒》等。其中德国SWR电视台拍摄的《葡萄酒在中国》产业纪录片,将蓬莱作为中国著名产区的代表,设为拍摄取景地,制作了时长60分钟的纪录片,在德国乃至欧洲巡回播放。2014年,蓬莱市政府、蓬莱市葡萄与葡萄酒局联合手拉手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拍摄了国内首部以葡萄酒为题材的40集大型青春偶像剧《缘来幸福》,整部剧以君顶酒庄为主影地且采用实景实名的方式编制拍摄,为蓬莱产区酒庄的对外形象展示又添了浓重的一笔。报刊媒体作为新闻广告一部分,中国日报、人民网、大众日报、华夏酒报等国内知名媒体多次与蓬莱产区合作推介,约计大型软文和广告50余篇。另外,法国第一大报《费加罗报》也对蓬莱产区进行了2次的专版报道。

广告推广方面。为打造产区大品牌,蓬莱葡萄酒局牵头以“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中国葡萄酒名城”为产区品牌,在高速路桥、机场、市区果皮箱、海滨、烟台东山宾馆等处设置了产区广告,初步形成区域广告体系。2012年,正式推出了中国首套葡萄酒产区邮册《蓬莱产区葡萄酒酒标鉴赏邮册》,极具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对于蓬莱产区发展具有历史纪念意义。

二、“十三五”发展基础

伴随着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国内外经贸加快融合,国内消费市场快速升级,以及葡萄酒文化的普及以及大众消费的兴起,限制“三公消费”的影响逐渐趋于弱化,依靠政务商务消费的高端葡萄酒受到严重冲击,葡萄酒市场结构带来了冲击性转变,高端葡萄酒消费趋弱,前几年的暴利和价格虚高的现象不会再现,葡萄酒消费市场开始回归理性,高性价比的大众化、中低端葡萄酒产品将成为新的消费主体。

然而同时,进口葡萄酒在享受“零关税”的政策红利之下,对国产酒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中澳自贸区协定的签署,意味着34.7%的葡萄酒关税将在2019年降为零,澳大利亚将成为继新西兰、智利后,又一个享受葡萄酒零关税待遇的国家。零关税直接传导至终端价格,使进口葡萄酒价格不断下探,国内葡萄酒市场将竞争更加剧烈,特别是知名度低、品牌无影响力的中小企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三、“十三五”指导思想

准确把握蓬莱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脉搏,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企业为依托、制度为保障,坚持“优质产区、特色葡园、精品酒庄”方向,明确蓬莱产区的产业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强基础,抓转型,引酒庄,拓市场,广营销,引导产区和产品向高端化、特色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精品葡萄酒庄,强化配套基地建设、品牌培育和市场开拓,加快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优质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逐步树立“集群化、优质化、国际化”产业发展新形象。

四、“十三五”目标任务

“优质产区、特色葡园、精品酒庄”为发展方向,夯实优质产区基础,积极引进特色酒庄,开展适应性研究,栽培适应蓬莱“风土”条件的葡萄品种,大力发展具有蓬莱特色的葡萄酒新产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有量向质转变,加强推广与宣传工作,进一步扩大“中国葡萄酒名城”“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知名度和美誉度。

规划期内,重点调整产业结构,扩大酒庄酒所占比例,提高葡萄种植质量,葡萄酒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20年,酒庄葡萄种植面积8000公顷(12万亩),酒庄酒产量6万千升,葡萄酒销售收入100亿元,葡萄酒旅游游客数量300万人次,葡萄酒旅游总收入50亿元。

五、“十三五”推进措施

(一)完善产业机制

企业发展方面,积极推动企业转变营销手段,由传统的营销模式向互联网营销模式转变,引导企业生产性价比高的产品,大力发展酒庄酒,积极引进专业人才与先进设备,提高产区葡萄酒酿制水平。同时,鼓励中小企业特别是葡萄酒庄彰显个性风格,在产品结构上要改变品种同质化和品质同质化问题,注重提高产品性价比和适应大多数消费者需求,调整普通佐餐酒与其他档次酒的比重,建立葡萄酒质量分级制度,逐步形成以大众佐餐酒为主、高端葡萄酒与酒庄酒为补充的高中低档产品的“金字塔”格局,促使产区葡萄酒转型升级。

政府工作方面,完善葡萄酒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相关部门、镇街制定招商引资、产业布局、配套投资、政策倾斜等专项产业规划,维护产业发展秩序,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选择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包括葡萄苗木种类多元化、种植模式多元化、葡萄酒类型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等。通过长期的探索,为蓬莱葡萄与葡萄酒的百年基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形成蓬莱产区独立的风土特色,成为中国海岸葡萄酒的领袖产区。鼓励校企合作,鼓励引进飞行酿酒师,鼓励成立专业的种植服务公司、咨询公司和酒庄管理公司等。鼓励葡萄酒学院及相关研究机构的建设和引进。协助企业采取多种融资手段,做大做强葡萄酒企业。鼓励酒庄进行中西方文化展示,尤其鼓励与中国历史文化、当地传统文化相结合。鼓励和支持酒庄通过技术创新,加大对中粮长城(烟台)、君顶酒庄等葡萄酒龙头企业扶持力度,促其做优做强。争创一批中国驰名商标、省级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积极培育壮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有市场前景和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特色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格局,加快膨胀全市葡萄酒产业规模生产出体现蓬莱产区特色的高端形象产品,树立蓬莱产区的行业地位,为蓬莱产区未来的发展拓展空间。

(二)推进基地建设

以精品酒庄建设带动标准化基地发展,建立完善葡萄科技服务平台,全面提高葡萄生产品质,标准化葡萄基地年均新增1000亩,到2020年蓬莱标准化葡萄园面积达到7万亩。

继续推行“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基地建设,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和绿色食品标准等规程进行规范化生产,制定出适合酿酒葡萄发展的标准化规范;根据产区自然条件的优劣,逐步对葡萄基地进行细分,合理定位。加强酿酒葡萄研究栽培技术;加大种植技术、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对进入葡萄酒领域的投资人,给予后续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依托山东省葡萄研究院蓬莱研究所,加强酿酒葡萄特性研究成果利用,以优质、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形成酿酒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应用提升酿酒葡萄品质;以抗寒、优质、安全为目标,优化酿酒葡萄品种构成,提高生态适应性;引进国外优良酿酒品种,筛选适应当地气候特点,栽培特性的优良品种;规划酿酒葡萄品种的种植结构,突出产区特色;开展种植区域气温、地温、湿度、降雨等气候因素研究,分析灾害性气候的成因,建成灾害预警监测体系;组织实施企业申报科研项目(课题),促进技术成果转化,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提升蓬莱产区的综合竞争力。

更加关注葡萄民生,夯实蓬莱酿酒葡萄产业基础,提升蓬莱产区的综合竞争力。

1.加强葡萄技术体系建设。借助电视、网络等多媒体手段,建立科技服务、技术咨询、市场流通和产业展示的信息平台,以便捷、即时、灵活、保证接收效果为目标,普及和宣传新品种、新技术和市场新信息,为葡萄生产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邀请国内外专家、蓬莱园艺师协会委员面对面授课、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印发培训材料,传授防灾减灾办法,做好行业指导与交流工作,全面提高技术水平,整体提升产品品质。

2.加强产业人才培养。按照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引进培养具有高级资格的园艺师和葡萄种植管理等各类人才。鼓励企业参与产业人才培养,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学历或非学历教育。同时,进一步完善、优化人才使用环境,为蓬莱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建设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3.完善葡萄规范防治体系。在产区内建立完善园艺师协会、镇街、企业葡萄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网络,严密监测葡萄检疫性病虫害;大力倡导平衡施肥、节水灌溉、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的绿色环保生产方式,制定病虫害防治、自然灾害等技术指导方案。

4.继续推广酿酒葡萄保险,增强抗风险能力。以保证种植户最大利益为目标,加大酿酒葡萄保险宣传力度,增强企业及种植户投保意识,增加企业及种植户的投保份额。

5.多方争取资金,加强资金监管。帮助企业多方争取国家、省、市等上级部门的优惠政策,用于葡萄种植和酒庄建设,主要用于特色品种的选育、优质苗木的购置、酒庄配套设施建设、基地建设机械化的应用以及各种新技术的推广等。

(三)规范行业行为

发挥葡萄酒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作用,组织全市葡萄酒行业管理和市场监管工作,协调葡萄酒产业规划布局的宏观调控,解决葡萄酒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市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对新建企业、新改扩建项目以及企业名称注册或变更进行严格审批、审核把关。研究制定加快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通力合作,共同推动我市葡萄酒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积极引导企业做好产品定位,开发多样化、特色化产品,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树立诚信、依法经营的行业风气,构建公平有序、合作共赢的市场环境。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海关、市葡萄与葡萄酒局等部门建立信息互通的信息平台,加强对原料采购、生产过程、市场流通等环节的监管,健全原料及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要限制新建没有酿酒葡萄基地和发酵能力的葡萄酒生产企业。

制定我市葡萄酒庄分级以及葡萄酒产品在年份、产地、分级等方面的地方标准或规范性文件;强化原料和产品中农药残留、重金属的监控和分析,从源头上规范葡萄酒行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完善葡萄酒产业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了涵盖苗木培育、种植、酿造、酒庄建设、酒庄分级、农药残留等各个环节的标准管理体系。严格规范酒庄酒的生产,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发挥商会自律与引导作用。要充分发挥蓬莱产区葡萄与葡萄酒商会行业组织作用,引导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共同维护蓬莱产区信誉。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葡萄酒产业发展研讨会、文化节、高峰论坛、鉴评会议等活动,通过采取统一产区标志、统一对外宣传等措施,全力提升我市葡萄酒品牌整体形象。加强蓬莱葡萄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注册并推广使用“蓬莱葡萄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四)促进行业优化

按照蓬莱葡萄酒庄聚集区总体规划,坚持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选择,引导葡萄酒行业整合,推动优质资产向优势企业和规划区域集中,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联合重组。有关镇街要在蓬莱总体规划的框架下,制定葡萄酒及配套企业园区规划,促进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专业化中小企业协调配套的特色产业园区。

完善产业链条,积极引进特色酒庄、葡萄酒俱乐部、葡萄酒博物馆、交易展示中心、葡萄酒研发中心等项目,将蓬莱打造成为集葡萄酒生产研发、世界葡萄酒产区文化推介、产品展销及体验、产品集散储运于一体的葡萄酒产区,吸引全球著名葡萄酒企业及运营商进驻蓬莱投资贸易,使蓬莱成为更具包容性、开放性的产区,打造成国内外优质葡萄酒的集散地。

积极建设有利于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软环境和硬环境,促进各类生产要素为葡萄酒产业战略调整服务,构建产业服务平台,在财税、金融和就业创业等政策上要给予葡萄酒企业切实有效的支持,加快形成全方位的“管、种、产、学、研、销、配”等葡萄酒全产业链条,保障产业经济规模稳步扩大,经济质量逐步提升。

注重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葡萄酒旅游业。与旅游度假区一起,配合省旅游局制定完善山东省“葡萄酒庄旅游服务标准”、“高档酒店葡萄酒消费服务标准”,积极开展葡萄酒观光旅游,以现有的君顶酒庄、国宾、瑞事临、瑞枫奥塞斯、苏各兰、文成城堡、古顶在建酒庄为依托,推出多种酒庄旅游线路,开发葡萄籽精油SPA体验、举办葡萄采摘节、自酿酒大赛、摄影展、葡萄酒文化展示等一系列活动,抢占国内葡萄酒旅游制高点,使蓬莱产区成为可与国外著名产区相媲美的中国优质葡萄酒产区、葡萄酒旅游度假区。

(五)推动酒庄建设

以蓬莱市葡萄酒庄聚集区规划为主,围绕“一带三谷”,建设精品酒庄群。特别是丘山山谷,以建设葡萄酒庄“世界之窗”为目标,吸引全球知名酒庄和国际投资集团入驻,争取引进世界百大名庄,打造国际特色酒庄聚集区。同时,酒庄建设要结合旧村改造和农村土地整理,对规划区域内村庄进行风貌提升,对部分村庄进行“迁村并点”,集中统一建设村民安置点,并认真做好以葡萄酒文化、旅游为主要功能的“特色小镇”规划,在加快城镇化步伐的同时,为葡萄酒庄及相关产业发展拓展空间。要尽可能利用荒山荒坡,减少良田占用,形成“酒庄、村庄相映成趣,葡萄园、苹果园交相辉映”的自然田园风光。要严格按规划限定酒庄建筑面积和葡萄种植面积比例。

葡萄酒庄建设应突出特色和文化,必须做到三个“注重”:注重酒庄建筑设计,突出酒庄独特性;注重庄园内部园林设计,彰显酒庄协调性;注重酒庄周边区域控制,体现酒庄与周边景观的整体统一性。同时,酒庄应功能完善,内部功能分区应布局合理、整洁美观,满足生产及旅游观光的需要;外部环境优雅、空气清新,具有优美的田园风光。另外,“美酒美食美景,滨海度假天堂”是蓬莱葡萄酒旅游发展的核心内容,葡萄酒旅游也应“旅游六要素”完美结合,融合发展。

(六)加大品牌推广力度

积极开展产区推广活动。加强与葡萄酒文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其在葡萄栽培、葡萄酒酿造、市场营销,以及葡萄酒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有机结合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及技术。“请进来”“走出去”互相结合,邀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到产区实地考察指导,为产区出谋划策,宣传产区。实行以产区“整体出击”为主,企业“自选动作”为辅的办法,突出“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和“中国葡萄酒名城”的优势,对外整体宣传推广蓬莱产区,让产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

举办葡萄酒主题相关会议。继续主办产区新酒品评活动、承办SITEVINITECH葡萄酒设备技术暨葡萄、果蔬种植展览会及各种学术性会议等活动,借助活动进一步提高蓬莱产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提高媒体宣传力度。在加强与专业媒体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求覆盖率更高、渗透力更强的合作媒体,加大自媒体的营销合作力度,利用微博、微信等互联网传播营销手段,提高宣传效果,扩大宣传面,增强经销商和年轻消费者对蓬莱产区葡萄酒的信心及投资商来蓬莱创业的决心。

营造浓厚酒城氛围。从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方面突出酒城特色,在城市主要位置建设葡萄酒主体雕塑,在城市主干道放置体现酒城风情的装饰物品,利用产区葡萄酒展示中心,集中展示葡萄酒产品的同时,对外输出蓬莱葡萄酒文化,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葡萄酒纪念品,提升葡萄酒城形象。注重各类人群的葡萄酒等级培训,加强酒店、宾馆的葡萄酒文化推广,推出符合本地菜品的葡萄酒美食搭配菜单,举办多种葡萄酒主题活动,体现浓厚的酒城氛围。

(七)强化技术支撑

加强产业人才培养。按照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重点引进培养具有高级资格的酿酒师、园艺师和市场营销管理等各类人才。鼓励企业参与产业人才培养,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学历或非学历教育。同时,进一步完善、优化人才使用环境,为蓬莱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建设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组织企业技术人员到国内其他产区或者国家学习技术经验,提高技术水平。聘请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蓬担任技术顾问,葡萄酒生产重要时段进行技术指导。鼓励企业聘请国外技术人员担任酿酒师工作,共同提高产区酿酒技术水平。

加强葡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园艺师协会的基础上,加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借助电视、网络等多媒体手段,建立科技服务、技术咨询、市场流通和产业展示的信息平台,普及和宣传新品种、新技术和市场新信息,为葡萄生产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充分发挥酿酒师协会的作用,做好行业指导与交流工作,全面提高技术水平,整体提升产品品质。

强化基础性研究。产区葡萄酒行业在技术、装备等方面与国际是接轨的,而相比国外差距较大的是基础工作的滞后。在现阶段,产区需要下决心做好葡萄酒产业基础性研究,无论是酿酒葡萄品种培育与选育、自有基地建设、蓬莱葡萄酒特性研究、葡萄酒产品质量体系建立、葡萄酒文化影响力教育等,还是葡萄酒产业信息化、产品个性化、品种区域化等,都要在“十三五”阶段进行系统而有实质性的变革突破,真正夯实产业发展的根基,形成产区葡萄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注重产学研结合。依托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滨州医学院、省葡萄研究院等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通过开展产学研联合进行资源整合。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建立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加速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开展好蓬莱葡萄研究所工作,积极做好蓬莱产区适应性葡萄栽培以及葡萄酒特新研究工作。邀请国内外著名葡萄与葡萄酒产区专家学者等参与,成立蓬莱市葡萄与葡萄酒专家委员会,定期举行专家论坛,共同推动蓬莱产区的发展,并在世界范围内对蓬莱产区进行宣传。建议按照葡萄酒产业上年税收的适当比例出资设立葡萄酒产业发展基金。基金用于支持酒庄和葡萄园建设,引进专业人才,进行技术研发、苗木培育、对外宣传等,建立蓬莱产区葡萄品种试验园。

六、重点项目

随着产业的升级发展,蓬莱产区将以“一带三谷”聚集区为载体,精品酒庄为主体,突出特色化、品质化、集群化,引进国外葡萄酒名庄、国内外知名企业、名人等,通过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影响力,扩大蓬莱产区的产业实力,将蓬莱打造成为国内著名的酒庄聚集地,实现产业、产区、产品同步升级。

(一)葡萄酒庄聚集区

1.滨海葡萄观光带:以206国道蓬莱段为轴线,发展以精品葡萄酒庄为主,集葡萄酒生产、文化展示、旅游接待、休闲度假功能于一体的葡萄海岸和滨海旅游度假休闲区。

2.南王山谷:打造高端综合型酒庄聚集区。以战山水库为中心,以顶级葡萄佳酿和高端休闲度假为目标,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葡萄酒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形成以君顶酒庄为旗舰的集高端商务会议、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酒庄聚集区。

3.平山河谷:打造东方神韵酒庄聚集区。以平山水库为中心,以东方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为设计理念,融入中国古典建筑形式、意境和空间布局的设计手法,建设以“静思、养生、修德”为主旨的东方神韵酒庄聚集区。

4.丘山山谷:打造国际特色酒庄聚集区。以丘山水库为中心,以建设葡萄酒庄“世界之窗”为目标,吸引全球知名酒庄和国际投资集团入驻,建设以罗斯柴尔德男爵中信酒庄为旗舰的国际特色酒庄聚集区。依据聚集区的发展定位,结合现状地形及交通条件,在“一带三谷”范围内规划了六个葡萄酒小镇

(二)葡萄酒庄

1、罗斯柴尔德男爵中信酒庄

拉菲酒庄是由法国五大顶级酒庄之一的罗斯柴尔德男爵拉菲集团与中信华东(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兴建,总投资1亿元,规划建筑面积9171.58平方米。2009年签约,2012年奠基,2016年建成投产。作为拉菲集团在亚洲的唯一酒庄,该酒庄主要酿制蓬莱产区特质的拉菲葡萄酒,年限产葡萄酒1万箱,2016年建成投产。蓬莱产区将依托拉菲酒庄在世界葡萄酒行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引进国际知名葡萄酒庄和国内外有发展实力的投资主体来蓬发展。

2、南王山谷葡萄酒旅游文化产业园

该项目是由烟台南王山谷联合酒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30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葡萄酒旅游小镇及酒庄区,建设用地230亩,2015年开工,主要包括欧洲风情小镇、个性化酒庄、产权式葡园酒店公寓及商业服务配套区、污水处理设施、自然生态葡萄园种植、葡萄采摘体验园等,同时启动新农村建设。二期建设个性化酒庄及高端定制区,建设用地470亩。主要包括个性化定制酒庄、研发酒庄、红酒坊、特质葡萄酒及苗木研发中心、配套服务、自然生态葡萄园种植等,同时继续进行新农村建设。三期建设商贸旅游观光及健康养老区,建设用地800亩。主要包括葡萄酒交易中心、商业街、服务与会展中心、专家公寓、健康养老休闲园、户外营地、生态农业观光园、果蔬体验园等。全部工程计划10年完成。

七、规划保障

(一)解放思想,强化领导,全面推进产业建设

在葡萄酒市场经济日趋回暖的新时期,重新审视蓬莱产区的优劣势,重新明确产业发展的目标和定位,树立现代市场经济意识。加强领导协调机制和建设考核机制,把推进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作为加快蓬莱发展的重大战略,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突破口,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推进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合力。

(二)科学规划,严格管理,着力酒庄聚集区建设发展

把着力点放在“优质产区、特色葡园、精品酒庄”的定位上,以战略的眼光优化产业资源,合理产业布局,依托《蓬莱市葡萄酒庄集聚区总体规划》和《蓬莱市葡萄酒庄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对区域内葡萄酒庄进行建设指导和市场管理,确保蓬莱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稳定快速发展。

(三)严格程序,规范管理,强力监管产业市场秩序

一方面,发挥市场监管局、安监局、葡萄酒局等相关部门职能,对全市葡萄酒生产加工企业和流通领域实行“全过程”监管,从原料到产品,从车间到库房,从生产到销售,全面加强对葡萄酒行业秩序的规范整治。严把准入关,对有傍名牌、打擦边球等行为的企业,一律不予注册登记;严把生产关,对只有加工灌装能力的葡萄酒企业,从各方面引导督促其升级成为有原酒生产能力的完整葡萄酒生产企业;坚决杜绝无手续委托加工行为;进一步加大对制售假酒、假冒原产地等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另一方面,强化企业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竞争理念,完善质量体系,实施质量战略,通过质量抢市场、求生存、谋发展,将企业做大做强做规范。

(四)重点倾斜,政策护航,保障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是支持葡萄酒庄和葡萄酒小镇建设,及时合理调整用地规划,安排用地指标,在指标分配上向葡萄酒庄项目重点倾斜。要制定酒庄建设用地标准,规范用地条件。立足存量挖潜,努力争取将葡萄酒庄项目列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设项目单独选址等政策之中,保障葡萄酒庄建设用地需求。二是建议按照葡萄酒产业上年税收的适当比例出资设立葡萄酒产业发展基金。基金用于支持酒庄和葡萄园建设,引进专业人才,进行技术研发、苗木培育、对外宣传等,建立蓬莱产区葡萄品种试验园。

(五)加强培训,培养人才,提升产业技术力量

充分发挥蓬莱产区园艺师协会、酿酒师协会作用,定时或适时对蓬莱产区葡萄园基地和企业、酒庄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借助蓬莱产区葡萄与葡萄酒商会平台邀请国内外著名葡萄与葡萄酒产区的行政长官、专家学者、高校教授等参与,定期举行技术巡讲、技术讲座、专家论坛等活动,推动蓬莱产区的发展,借助专家影响力扩大蓬莱产区在国内外的产业知名度。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